科海工程檢測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
聯系電話:18523980555
聯系座機:023-63210977
聯系地址:重慶市渝北區余松一支路7號龍湖紫都星座B棟5F
發表時間:2025/4/18 11:08:00
根據《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》(GB50057-2025)和《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》(GB/T 21431-2023),二類建筑物的防雷檢測需覆蓋外部防雷裝置、內部防雷措施及特殊防護要求,具體檢測項目如下:
一、外部防雷裝置檢測
接閃器
1. 避雷帶(網):檢查網格尺寸是否符合規范(不大于 10m×10m 或 12m×8m),材料規格(如熱鍍鋅圓鋼直徑≥8mm),焊接質量及防腐處理。
2. 避雷針:高度和保護范圍需覆蓋建筑物頂部及周邊,保護角不大于 60°,與避雷帶(網)連接可靠。
3. 金屬屋面:若作為接閃器,需確認金屬板厚度(如鋁、鋅、鈦板≥0.5mm)、搭接長度≥100mm,且與引下線有效連接。
引下線
1. 間距:沿建筑物四周均勻布置,間距不大于 18m,采用熱鍍鋅圓鋼(直徑≥10mm)或扁鋼(截面積≥80mm²)。
2. 連接:與接閃器、接地裝置焊接牢固,焊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 6 倍或扁鋼寬度的 2 倍,無虛焊、脫焊。
3. 標識:引下線距地面 1.5-1.8m 處應設置檢測卡,便于定期檢測。
接地裝置
1. 接地電阻:沖擊接地電阻≤10Ω,在土壤電阻率較高地區可放寬至 30Ω(需經專業論證)。
2. 接地極:采用熱鍍鋅角鋼(50mm×50mm×4mm)或鋼管(直徑≥50mm),垂直埋設深度≥2.5m,水平接地極埋設深度≥0.8m,間距≥5m。
3. 降阻措施:若接地電阻超標,需檢查是否采用降阻劑、增加接地極數量或延長接地體等措施。
二、內部防雷措施檢測
等電位連接
1. 總等電位(MEB):檢查 MEB 端子板與建筑物金屬結構、金屬管道(如給排水、燃氣)、電纜橋架等的連接,連接導體截面積≥16mm²(銅)或≥25mm²(鋼)。
2. 局部等電位(LEB):在衛生間、機房等區域,檢查 LEB 端子板與金屬部件(如浴盆、金屬地漏)及插座 PE 線的連接,連接導體截面積≥4mm²(銅)。
3. 跨接:平行或交叉的金屬管道凈距<100mm 時,需用金屬線跨接,跨接點間距≤30m;法蘭連接處過渡電阻>0.03Ω 時,需跨接。
電涌保護器(SPD)
1. 選型:電源系統 SPD 需滿足標稱放電電流(如總配電柜≥12.5kA,分配電箱≥5kA),電壓保護水平≤2.5kV(總配電柜)或≤1.5kV(分配電箱)。
2. 安裝:SPD 應并聯在被保護設備前端,連接導線長度≤0.5m,接地端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。
3. 性能:通過專用測試儀檢測 SPD 的漏電流、響應時間及劣化狀態,發現失效需及時更換。
屏蔽與布線
1. 電纜屏蔽:信號電纜應采用屏蔽電纜,屏蔽層兩端接地;架空線路進入建筑物前應穿金屬管埋地引入,埋地長度≥15m。
2. 布線間距:電源線與信號線間距≥300mm,交叉時需垂直布置。
三、特殊防護要求檢測
防側擊雷
1. 建筑物高度≥30m 時,從 30m 起每隔 6m 沿外墻設置水平避雷帶,并與引下線連接。
2. 30m 及以上外墻上的金屬欄桿、門窗等較大金屬物需與防雷裝置連接。
防閃電感應
1. 檢查建筑物內的金屬設備、管道、構架等是否與接地裝置連接,形成閉合回路。
2. 平行敷設的長金屬物(如電纜橋架)凈距<100mm 時,需跨接。
防雷電波侵入
1. 低壓電源進線處需安裝 SPD,信號線路應加裝浪涌保護器。
2. 架空金屬管道進出建筑物處需接地,距離建筑物 100m 內的管道每隔 25m 接地一次。
四、其他檢測內容
施工質量
1. 核對防雷裝置的施工記錄,確保材料規格、安裝位置及連接方式符合設計要求。
2. 檢查隱蔽工程(如接地極埋設、引下線暗敷)的驗收記錄。
維護記錄
1. 查看定期檢測報告(每年至少一次),確認整改措施落實情況。
2. 檢查防雷裝置的外觀,如接閃器是否銹蝕、引下線是否斷裂、SPD 是否老化等。
五、檢測依據與標準
國家標準:GB50057-2025《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》、GB/T21431-2023《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》。
地方要求:如重慶市對防雷檢測有特殊規定(如《重慶市建筑防雷檢測技術規范》),需結合地方標準執行。
檢測周期:一般每年檢測一次,易燃易爆場所每半年檢測一次。
六、注意事項
檢測資質:檢測機構需具備甲級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資質,檢測人員需持證上崗。
檢測時機:避免在雷雨天氣或土壤濕度較大時進行接地電阻測量,確保數據準確。
整改要求:檢測不合格的項目需限期整改,整改后重新檢測,直至合格。
通過全面檢測二類建筑物的防雷裝置,可有效降低雷擊風險,保護人員安全和設備正常運行。建議結合建筑物實際情況(如是否包含新能源設備、電子信息系統等),針對性地加強相關檢測。